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程敏报道)重庆一家民企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政府签约后,在当地投资8.2亿元人民币建设了一座废水处理厂。不料工厂建成后即将正式运营时,竟被当地政府下发一纸通知书,单方面毁约并强行接管。投资人怒斥:这和明抢有什么区别?
▲重庆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政府签约,投资8亿元人民币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遭地方政府单方面毁约并强行接管。(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 合成)
据《大象新闻》9月24日报道,重庆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重庆泰克”)创始人唐显策,9月18日带着媒体记者来到坐落在茅台镇赤水河畔的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大门外。门岗保安认出唐显策后拒绝开门,并立即把大门和小门都上了锁。
唐显策告诉媒体,当初为解决茅台镇白酒产业的生产污水处理问题,仁怀市于2017年发布了招商引资公告,公开招标建设白酒废水处理工厂。重庆泰克公司与另外一家国企组成联合投标体,中标后与当地政府签订了正式的项目合同。
根据这份合约,仁怀市政府授权相关职能部门作为项目实施机构,重庆泰克一方负责项目投融资、建设等事宜,并获得30年特许经营权,期满后工厂将无偿移交给仁怀市政府。
▲赤水河流域白酒企业废水集中治理程﹣二合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建设项目《PPP项目合同》(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2021年1月,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项目经过一年多运行调试后,于2022年5月24日完成环保验收。据当时媒体的报道,这个总投资约8.2亿元的工程,具备日处理白酒生产污水1.5万吨的能力,覆盖茅台镇15个村、涉及1045家白酒企业,基本可以解决周边所有酱香酒企业的污水处理问题。
然而,就在这座工厂可以正式投入运营几天后,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下称“工商局”)突然在2022年6月10日单方面下发了一份“解除合同通知书”,声称重庆泰克方“存在重大违约行为”,即日解除所签订PPP项目合同,并下令重庆泰克一方的人员在两小时内收拾私人物品离开,不得再进入厂区。当天,仁怀市工商局就强行接管了整个废水处理厂。
▲解除合同通知书(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唐显策告诉媒体,当初双方签署的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如果企业发生了重大违约行为,另一方应首先通知违约方采取补救措施,并给予90日的宽限期。如果宽限期过后仍然无法补救,则可以在双方约定补偿金额后解约。
投资方认为,仁怀市工商局在强行接管工厂前,并没有提前通知投资方,也未能出具充分的违约证据,更没有与投资方沟通协商补偿问题,也未经过法院判决或仲裁,仅凭一纸单方“解除合同通知书”就驱逐员工、强行接管,不但明显违背合同约定而且属于违法行为。
仁怀市工商局随后抢先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以投资方“未在约定期限内完成项目建设”及不按管理方的要求进行整改等为由,请求法庭确认上述解除合同的通知书“于法有据”。
在此后的三年中,官司从遵义市中院打到了贵州省高院。尽管仁怀市工商局的诉求在各级法院均未获得法律支持,遵义市中院甚至明确要求该局撤回起诉,但至今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依然处于被接管状态。
唐显策表示,自己预估了很多可能影响项目实施的因素,甚至连山体滑坡都考虑到了,但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项目建好了,环保验收也完成了,却被当地政府强行接管了。
▲茅台镇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他向媒体诉苦:7个多亿的投资,公司拿出几乎全部自有资金2个亿,其余5个多亿的资金都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而来的。如今虽然名义上这个厂的经营权还属于项目公司,但运营收益他们一分也没拿到。现在金融机构和供货商向重庆泰克追讨钱款的官司一个接一个,重庆泰克资金链断裂,只能东拆西补勉强维持。
重庆泰克方认为,在法律上,这个项目30年的特许经营权法律上还属于项目公司,仁怀市相关部门应首先解除对废水处理厂的强制接管,恢复他们的合法运营权。
▲视频【投资8亿!在茅台镇建厂遭当地政府强行接管,“公安干警把我们手机收走要求离开”,如今血本无归 传票摞1米高,投资人愁白了头:这和明抢有什么区别?………........】
唐显策表示,即使当地政府希望提前解除合同并回购项目,投资方也愿意协商谈判解决,但至今仁怀市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每次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联系,对方也是以各种理由推脱。
这起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在互联网上引发讨论热潮。网友纷纷留言评论:“如果属实就是白道明抢啊”;“这比明强抢更省事”;“没有约束的权力很嚣张,很可怕”。
▲关于仁怀市涉企有关网络舆情的情况通报(图片来源:公众号“今日仁怀”/ 截图)
2025年9月24日下午14:09分,仁怀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公众号“今日仁怀”发布“关于仁怀市涉企有关网络舆情的情况通报”。
有媒体发布“重庆泰克公司在仁怀投资建厂遭强行接管”报道,引发关注。
仁怀市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已成立专班对该情况展开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我市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依法依规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对侵害企业家正当利益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对采取非法手段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依法查处,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