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程敏报道)自明天(2025年9月1日)起,中国将实施强制社保。民众担心该政策会让人们的收入和就业前景更加暗淡,给民生和整体经济带来冲击。已有不少企业选择关停工厂或将聘请员工一事外包,规避缴纳社保;在社群媒体上也出现许多对强制社保的吐槽,企业和打工人皆怨声载道。
▲社保新规9月1日起实施“不缴社保”约定一律无效(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强制社保 企业主和打工人均苦不堪言
最高法8月1日发布一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25〕12号,要求自9月1日起,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任何协商放弃社保的协议一律无效。官方宣称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任何用人单位想逃避“缴社保”的责任,都可能被追责、罚款。
▲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法发布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和典型案例》(图片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 截图)
▲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25〕12号(图片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 截图)
该解释是对社保强制缴纳的再强调。过去的“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该规定虽能有效遏制劳动者“主动弃保”情况的发生,但强制缴纳社保让原本获利不多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面临困境。
《财新》、《搜狐新闻》旗下媒体极昼工作室等媒体报道,近几年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很多企业并无替员工缴纳社保。强制社保新规一出,令企业和员工怨声载道。有老板选择调降员工薪水、辞退员工或关停工厂。
浙江义乌一间日用品工厂自去年下半年起,生意逐渐变差。老板陈平(化名)表示,这几年几乎没获利,收支总体持平,但8月颁布的“社保新规”成最后一根稻草,最后决定清退工人,关停工厂。
陈平表示,浙江的一些服装厂一般有300、400人,若被工人集体举报或强制补缴社保,对本就经营困难的小工厂而言是致命打击,“像缝纫工、包装工一般工资在人民币6000元左右,缴社保肯定要降薪”。
在江苏经营纺织厂的刘宇(化名)表示,纺织业利润空间有限,再加上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订单波动大。若按现行规定为员工全额缴纳社保,人工成本将占约70%,工厂生存会更加艰难。
在县城景区开饮料加盟店的一名老板表示,目前应对之策是不再请兼职员工,并削减名正式员工,为剩下的3名员工缴纳社保,但需降薪300至500元。
另外,也有公司选择将聘请员工一事外包给人力公司。据《财新》报道,在北京经营家政中介公司的李屿(化名),决定把除行政人员以外的所有员工,外包给人力公司,其身边也有几个同行选择外包或裁员。
在中国,不缴或少缴社保的情况一直普遍存在。很多雇主和雇员之间私下商定不缴社保,雇员的到手收入就能高一点。最高法8月1日公布新规后,引起中国民间巨大反弹。社保新规的直接后果,是打工人的到手收入大幅缩水,并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引发一定程度的恐慌。人们担心该判决进一步损害小公司和打工者的利益,并将导致裁员和企业倒闭潮。
8月初以来,不少企业开始下调员工薪水,以弥补新规上路后的额外社保支出。而网民对降薪的抱怨此起彼伏。
在微信视频中,一段来自广西柳州的视频号留言称“工资少了1600元”,很快引发热议。有网民跟帖说:“别说柳州了,哪里不是这样?”在南宁做电信外包的网友“莫名的歌”说,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工资只剩1700元。
▲自2025年9月1日起,将实施强制社保。此政策引起企业和打工人皆不满。(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山东农村一名网民嘲讽道:“农民一个月才一百来块,你们还嫌少?”
另一人则感叹:“你有1600元工资,人家连工作都没了。”
分析:强制社保背后的剥削真相
中国社保体系为“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与住房公积金。前三项为劳资双方按比例分担,后两项由资方缴纳。虽然按照现有的法律,缴纳社保原本就具有强制性,但迄今为止未得到严格执行。
一些评论人士认为,这场强制社保风波的实质,是政府在社保体系面临巨大财政缺口时,将危机转嫁给普通民众。
时政评论员彭硕的文章指出,与许多国家不同,中国社保实行“报销有上限”制度,导致普通百姓在大病面前依然要自掏腰包。养老金体系也存在巨大不公,导致年轻人普遍感到“自己在替别人的父母养老”。
过去的“视同缴费”政策,将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欠账转嫁给今天的年轻劳动者。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未来储蓄,更要为过去几十年的制度缺陷买单,这是一种隐性的“代际剥削”。
更荒谬的是,所谓“视同缴费”政策,将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欠账转嫁给今天的年轻劳动者。本应由财政承担的责任,被“巧妙”推给了普通职工。结果就是:今天的年轻人缴费,不仅要为自己的未来储备,还要为过去几十年的制度缺陷买单。所谓的“社会保障”,实际成了“代际剥削”。
据财政部2022年公布的信息,2021年中国基本养老金缺口达到7000亿元人民币。根据保险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研究报告,这一缺口在未来十年将达到8万亿-10万亿。面对巨大的亏空,政府的应对措施却是强制全民缴纳、延迟退休和提高缴费基数,而非从国有资产中弥补。
彭硕的文章表示,这种制度必然带来严重的社会心理裂痕。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这项政策虽然名义上为了保障人民权益,但其带来的裁员、降薪和企业倒闭潮,无疑会让民众的收入和就业前景更加暗淡,进一步加剧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