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方晓报道)日前,知名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等11家平台公司再遭官方以未完全落实企业责任,侵害从业人员与乘客合法权益等理由约谈。
▲图为2022年7月2日,北京一名司机在智能手机上打开滴滴出行App。(图片来源:资料图)
8月22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滴滴出行、T3出行、高德、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美团打车、万顺叫车、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嘀嗒出行等11家平台公司进行提醒式约谈。
约谈称,经梳理行业监测、群众来电来信及媒体报导等情况,发现部分平台公司存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侵害从业人员和乘客合法权益、非法营运突出、潜藏安全稳定风险隐患等问题。
约谈提出四项要求,包括排查整治各平台公司存在的稳定风险隐患,提高经营策略的公开透明度,清退不合规车辆和人员等。
各平台公司回应称,将按照约谈要求,举一反三,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全面系统审视,履行企业主体责任。
滴滴出行除了受到交通运输上的风险监管外,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布,对滴滴处以80.26亿元人民币罚款,另对滴滴执行长程维、总裁柳青各处100万元人民币罚款。通报显示,滴滴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包括违反网路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讯息保护法。
8月19日,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孙蔚敏在中宣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指导督促滴滴公司做好整改工作,消除安全风险隐患。
公开资料显示,滴滴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相关境内业务线主要包括网约车、顺风车等,相关产品包括滴滴出行App、滴滴车主App、滴滴顺风车App、滴滴企业版App等41款App。
2021年6月30日,滴滴出行在美国上市,2天后就遭到中央网信办以数据安全为由的一连串审查打压,其APP被勒令下架并停止新用户注册,之后旗下25款App也全面下架。
2021年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根据网络安全审查结论及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对滴滴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滴滴公司被指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归纳起来主要是八个方面。包括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等。
滴滴公司还被指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涉及国家安全。
经济学家吴嘉隆曾对记者表示,整肃滴滴出行,与官方担心情报系统行动被泄露有关,因为这个行业涉及的数据有情报价值。
吴嘉隆说,官方的所谓保护数据安全,有双重性,表面上是保护老百姓,实际上是用于社会监控。对官方来说,社会监控和维稳绝对是最重要的,因为可能涉及政治人物的安全,比如说斩首行动、暗杀等,所以滴滴被调查事件,就从数据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情报安全(的高度)。
2022年6月2日,滴滴宣布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申请10天后正式从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