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程敏报道)曾经的“连锁火锅第一股”,如今仍在持续亏损的泥潭中挣扎。呷哺呷哺日前发布的半年业绩预告显示,虽然亏损有所收窄,但这家老牌火锅巨头已连续四年未能实现盈利,转型之路仍充满挑战。
▲图为北京一家呷哺呷哺餐厅人们正在享用火锅。(图片来源:资料图)
8月4日晚间,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呷哺集团”)(股票代码:0052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收入约19亿元,同比减少18.9%。尽管如此,净亏损预计将收窄至0.8亿元至1.0亿元之间。
呷哺呷哺在公告中解释,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此外,关闭低效餐厅、重点聚焦高潜力区域的新增餐厅策略,也为业绩改善提供了支持。
▲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图片来源:网络)
呷哺呷哺预计对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较2024年同期下降了约64.1%。
呷哺呷哺近年来的财务状况,持续受到减值损失的拖累。过去几年,因餐厅关闭及亏损导致的闭店及减值损失,屡次成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2024年,这项损失约为2.6亿元;2023年,相关资产减值损失也高达1.6亿元。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呷哺集团自2021年至2024年已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超过12亿元。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总额达3.98亿元,较2023年的1.9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这一系列数据直观地揭示了这家老牌火锅连锁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
▲图为呷哺呷哺餐厅广告。(图片来源:资料图)
在业绩承压背景下,呷哺集团的门店布局正发生显着变化。2024年,公司关闭了219家餐厅,其中包括138家呷哺呷哺和73家凑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旗下餐厅总数降至957家,规模明显收缩。
在会员生态建设方面,呷哺集团会员数量和销售额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畅吃卡全年累计销售200万张,较2023年增加130万张,畅吃卡会员人均年消费金额达到488元,是普通会员的1.5倍。同时,2024年公司新增会员数503万人,截至年末,累计会员总数达到4200万人,会员消费频次提升至3.33次/年。
▲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图片来源: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于1998年11月在北京成立,并于2014年12月17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为“连锁火锅第一股”旗下拥有呷哺呷哺、凑凑等知名火锅品牌。公司主要从事快速休闲餐厅的运营,经营呷哺呷哺休闲火锅餐厅,并销售调料产品及其他商品。然而,当前呷哺呷哺股价已跌至0.77港元,市值仅为8.36亿港元,与其昔日辉煌形成鲜明对比。
目前,中国经济持续低迷,“消费降级”“非必要不消费”成为常态,餐饮业出现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现象。据搜狐此前发表的公号文章表示,2024年餐饮市场,尤以火锅、茶饮及烘焙店最为惨烈。火锅店增幅显着放缓,火锅、茶饮等热门赛道的注册企业数量也大幅减少,烘焙及茶饮的注册量同比下降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