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张玉洁报道)全国服装业经历中美贸易战、疫情,目前仍处于困境。今年多次提出要“双循环”,让出口企业扩展内销市场,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内销环境存在诸多问题,企业转内销绝非易事。
▲服装业经历中美贸易战、疫情,目前仍处于困境。图为福建晋江一家服装制造厂。
媒体11月1日消息,仅根据海关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境内的服装零售额同比下降16.9%,出口额同比下降12.9%。
中国内销外销双重标准 内循环不易
一位经营制鞋和服装外贸工厂的业者表示,外贸厂做内销并不容易。
他认为国内市场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全国外销和内销的产品标准不同——内销工厂的生产标准低,而外贸企业在国际品牌的要求下必须在设备、生产流程、技术、质量、管理等方方面面符合国际标准,这些外贸产品的成本比大陆品牌高出三分之一。
在销售渠道上,在全国新建销售渠道绝非易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另外,这位业者在淘宝上开店发现,全国内销工厂的山寨产品令外贸企业没有优势了,淘宝已经变成了“拼价格”的地方。
中国层层收税 商业环境无信用
全国最大的西服生产企业“大连大杨集团”总经理表示,最近一直在寻找新客户,“企业就像回到了40年前白手起家的时候。”
他认为,外贸企业做内销的成本并不低,一方面在中国开店的成本要高于海外销售,另外中国征收增值税,层层收税提高了服装产业链上的交易成本,推高了产品最终单价。
另外,外贸订单有信用证和托收做保障,货品运出之前有完整的检验报告,只要产品合格,客户不会拖欠;外贸客户破产了,有出口信保公司信用保险这样的保障。而中国的交易缺乏信任,最近西安金花商场破产,公司上百万的欠款很难要回来。
这位经理表示,“订单没有涨很多,现在国内市场服装消费也不理想。”
服装业“去中”加速
10月31日,据《德国之声》媒体报道,从中美贸易战开始,企业生产线就在加速离开中国,也包括中国本土企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成为热门市场。
比如,美国卡骆驰鞋业公司(Crocs)在越南新建了能容纳数千人的工厂,生产专供美国市场的产品。在2019年底,越南向美国出口的鞋子比两年前增加了30%,而中国对美国的鞋类出口则下降了15%。
咨询公司环球资源(Global Sources)的越南经理武文谦(Khiem Vu)表示,“诸如箱包、眼镜、服装、家具、电子产品等在中国被征收高关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越南供应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竞争力”。
台湾制鞋产业近几年已陆续移转至东南亚,不过中国整体产能占比仍在10%以上,宝成在中国产能占比约13%,丰泰为11%,钰齐约30%。
据悉,从2017年至今,相继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国际知名品牌包括Forever 21、New Look、Old Navy、Esprit、Earth Music & Ecolog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