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国经济内外皆不振 专家:20年未有的一场挑战
时间:2022年12月01日 作者:黎明 新闻来源:中国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

       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黎明报道)中国经济受疫情封控冲击,内外需皆不振,专家直言,中国经济正面对20年来未有的一场挑战,且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熄火”更可能是2023年全球经济的一头灰犀牛。


2022年11月29日,在北京,一名男子戴着口罩,骑着自行车穿过一个几乎没有人的十字路口。.png

2022年11月29日,在北京,一名男子戴着口罩,骑着自行车穿过一个几乎没有人的十字路口。图片来源:资料图


       国家统计局11月30日发布,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8%,除较10月下跌1.2个百分点,更创下今年4月以来新低,持续低于荣枯线,反映景气动态呈现紧缩、生产经营活动放缓,主因是COVID-19疫情反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访问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制造业PMI指数连续2个月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需求不足。一方面,受多点散发疫情干扰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内需构成抑制。另一方面从国内制造业新订单及近期海外主要经济体PMI指数看,外需转弱迹象已经十分明显。


       另外,香港《信报财经月刊》访问瑞信亚太区私人银行大中华区副主席陶冬,认为中国房市危机尚未解套,疫情管控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全面放开,中国经济仍困难重重,以往救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难再奏效。


       陶冬表示,“中国经济正面对20年来未有的一场挑战”,以往救市的灵丹妙药不再奏效。过去中国宏观管理就是管住信贷闸口。当经济过热,就把信贷闸口关一关;经济过冷,就开放信贷,让大家去抢,于是经济很快就会反弹。


       但这次不一样,“信贷闸口打开以后,企业的信心不足,不愿意去接贷款。这颠覆了过去数十年宏观管理的模式。”


       他指出,过去中国经济主要靠房地产拉动,可是自从三条红线出台,房地产资金链断裂,债务大增。“为了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房住不炒’”是对的,但是现在房地产问题拖累经济下行,并且由于房企有现金流危机,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最近中国公布的“救地产16条措施”说明政策基调有所改变,但这些措施与其说在救房地产,不如说在救金融。目前房地产是中国经济问题的核心,甚有可能把风险扩散到整个经济体系。


       此外,陶冬认为,当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熄火”,很可能会是2023年全球经济的一头灰犀牛;再加上美国暴力升息造成美元暴涨,恐为全球各国带来衰退阴霾。


       “灰犀牛”一词源自2013年美国学者沃克(Michele Wucker)提出,指极可能发生、影响巨大,但被忽视的威胁。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债务高压下 王健林出售旗下金融公司   王健林旗下的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及快钱金融服务(上海)有限公司30%股权被转让。在债务高压之下,王健林再次变现。 【详细】

老铺黄金业绩增 股价跌至5月2... | “禁酒令”后,中国越来越多的餐... | 女子称到深圳克劳西求职遭面试官...

中国餐饮业陷寒冬,老板诉苦:日营业额降90%   中国餐饮业陷入寒冬,上自五星级酒店,下自普通小餐馆,都在“花样”自救,越来越多餐馆抛弃原本最赚钱的包间。有老板诉苦,最近受禁酒令影响,包间日营业额暴跌90%。 【详细】

北京神秘别墅191套房将法拍 ... | 广东佛山家博城起拍价10.6亿... | 甘肃马蹄寺景区被曝收“天价过路...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信息!
  •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