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农民“被脱贫” 专家:未来恐更穷困
时间:2021年02月21日 作者:江禹婵 新闻来源:中国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

       中国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江禹婵报道)中国的贫困人口中很多是农民,而且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官方日前新成立“国家乡村振兴局”,提到全国已全面脱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会谢幕,由新建的乡村振兴局取代。专家分析表示,这种呼喊口号式的“脱贫”,未来只会让全国的农民、贫户更加穷困、悲惨。


《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的文章.png

《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的文章(图片来源:求是网网站截图 / 合成


       2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的文章,署名为“中共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这意味着“国家乡村振兴局”已经正式成立。


贫户记录被一笔抹煞 任何援助将被抯断



       “中国怎么可能没有贫户呢?”中国问题专家董立文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到,中国官方的脱贫计划,全世界都知道是造假。乡村振兴方案目前还未看到具体规划,光凭口号是无法解决三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


       他提到,依照世界各国的经验,只要有贫户就会有相关救助、补助,但现在中国官方记录里,中国已经没有任何贫户,官方声称全面脱贫,“意味着中国贫户将来无法受到任何照顾”。


       国际有许多慈善组织,会定期到世界各地进行援助。董立文说,站在中国官方的立场认为,“我们官方都没有记录,你们还来做什么?”因此,中国贫户、贫民只会更悲惨,因为在官方记录里这些贫户是不存在的。不仅在中国得不到照顾,连国际的援助机会也被阻断。


中国农民工.png中国农民工。(图片来源:资料图


三农问题迟迟无法获得解决



       董立文表示,“三农问题”是中国的历史问题。在过去20年里,从前中共中央第一个发布的“一号文件”,都是针对三农问题,因为中国有8亿农民,所以农民问题是中国最根本问题,但也是最难解决的病灶。


       他说,“三农问题”已是老问题,迟迟无法获得解决,主要跟中国的社会问题、产业结构,以及目前的政治体制息息相关。


       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于2000年初,去信时任总理朱镕基,将关于三农问题概括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引发社会上广泛讨论。


资金投入科技业  农业边缘化



       董立文说,目前中国将大部分资金都挪到科技产业,扬言要发展5G、6G产业,以及半导体产业,并在此领域一掷千金,导致排挤到其它产业与项目。目前看起来,并没有把农业当做重点投资项目,投资不足,这是最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其政治体制问题,每当有针对农民、农村的经济预算下来,就遭到中间官僚层层扣苛,真正到最尾端、弱势的基层农民的,已所剩无几。


       再者,改善农民问题对中国官员来说并没有政绩可言,政绩目前最主要是看GDP、环保产业成效。若要推行环保农业,成本代价非常高昂,官方并未投入相关经费,也没有相关市场发展,加上政府与农民争地、强拆房屋等纠纷更频繁发生,使得农民更无立锥之地。


       他表示,尤其中国粮食危机已浮上台面,去年中国甚至下令,中国农民不准种植高经济农作物,只能种植粮食,更让穷困的农民经济问题雪上加霜。因此,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一般的中国农民只能依旧困苦,没有丝毫出路。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贵州六盘水1.07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烂尾项目,运行不到百天就停运,已闲置5年!   官方治下频现烂尾工程,其中贵州省成为重灾区。贵州六盘水盘州市花逾亿元建造、被称“世界最大人造月亮”的地标性建筑,2020年试运行不足百日便闲置至今,部分工程并未完成。 【详细】

地标“广州圆大厦”第三次拍卖 ... | 微视频|湖南长沙雨花区一小区百... | 微视频|四川马尔康市红旗特大桥...

地方化债缓慢 城投债“隐性展期”频现   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压力持续上升。多家机构测算,今年上半年城投债发行约2.8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净融资为负,偿债压力上升。各地“化债行动”进度不一,债务展期与资产置换频现。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末城投债存量约15.5万亿元,若按广义口径估算约40万亿元,地方财政风险持续积聚。 【详细】

山东中储粮仓库坍塌致7死事故违... | 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专家揭经济... | 微视频|苏州一名女交警骑摩托车...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