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洪宁报道)河北农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多年后,被村民形容为“面子工程”。近日,当地多名村民反映,道路建设偷工减料、资金层层截留、长期无人监管等问题长期存在,已严重影响村民日常生活。

▲河北“美丽乡村”变面子工程,修建的村路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图片来源:受访人提供 / 合成)
熟知当地情况的陈明(化名)对记者表示,十多年前,河北农村开始大规模修建乡村道路并配套绿化、硬化工程。那时施工方先把土壤翻耕,再铺设石灰土夯石,修建的水泥路面有18公分厚。虽然至今也有部分开裂,但仍可以使用。
然而,近一两年来重新修建的路段,质量大幅下降。陈明说,河间村今年夏天修建的路段,“只用建筑垃圾回填,水泥厚度比之前少了3公分,水泥强度不足,修完没多久就裂了。”

▲河北“美丽乡村”豆腐渣工程,用建筑垃圾回填修建的路段。(图片来源:受访人提供)
“远远看上去挺好,像欧洲。一走进村里,到处是坑洼积水和垃圾,像非洲。”
村民们认为这些工程更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不是为了真正改善农民生活。偷工减料背后,存在资金截留问题。
陈明透露,一条造价三百万元的道路工程,按规定应先招投标,但河间村却找了一个没有施工资质的四人班子草草施工。为了追求利润,镇政府、县政府层层扒皮,最后只剩下五十万。工程队为了节省成本,就用建筑垃圾回填,导致水泥强度不够,路面品质无法保障。
▲视频【河北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多年后,被村民称为“面子工程”,用建筑垃圾回填修建的路段,道路建设偷工减料成了豆腐渣工程。还到处堆放的垃圾………........】
由于缺乏长期管理,大量乡间道路出现塌陷、积水,重型车辆稍一碾压,路面就下陷塌裂。
“路坏了,你反映给政府,它们不管。路面越坏越大,最后整个路段都没法走。”陈明说,由于无人管理,使得道路状况持续恶化,严重影响了村民日常出行。
不仅道路存在问题,村里部分宅基地绿化和坡地硬化也存在类似情况。
陈明说,当初“美丽乡村建设”刮来一股风,在没有统一规范的情况下,村民就自己用砖头硬化坡地。之后又无人管理、持续维护,现已出现水土流失,防护坡基本都拉平了,已经起不到防护堤的作用。“如果遇到大水,河水会漫过防护坡,造成大水回灌。”
同时,村庄的道路两旁、田间地头、河道都堆积着大量垃圾。陈明说,类似的情况在邻村普遍存在。“我可以说这是整个河北省的现状,也应该是整个中国农村的现状。”

▲这就是河北“美丽乡村建设”河间村到处堆放的垃圾。(图片来源:受访人提供 / 合成)
“美丽乡村政策”(简称“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央2013年前后推出的农村治理与建设政策。目标改善农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部分。
类似河北农村的问题在其它地区也同样存在。此前2020年1月,陕西省农民工在信访局上访追薪时,就曾揭露“美丽工程”背后的贪污黑幕。
原陕西省电视台责任编辑马晓明根据农民工口述,仅在延川县贾家坪镇,诸如“美丽乡村建设”这类的工程项目就有64个,政府虚报拖欠的工程款有1,461万多元,实际上拖欠的工程款有3亿元。全县拖欠的这类工程款超过200亿元,讨要工程款的企业和个人很多。
陈明表示,“‘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刮了好一阵子风,如今却变成了‘面子工程’。地方官方所宣传的‘美丽乡村’一点都不美丽。”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