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实体商业困境加剧:北京又一老牌商场31年老店复兴门百盛商场年底关门
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作者:程敏 新闻来源: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

       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程敏报道)中国首家百盛商场北京复兴门百盛,将于今年年底正式闭店。这座曾经代表外资百货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地标,经营逾三十年后因持续亏损而退出舞台。学者指出,这意味着一个繁荣时代正在逐渐落幕。


图为复兴门百盛商场将于年底闭店。.jpg

图为复兴门百盛商场将于年底闭店(图片来源:网络)


       百盛集团近日公告称,其附属公司百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提前终止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的租赁协议,涉及面积约1.724万平方米,终止日期为2026年1月1日。这意味着复兴门百盛将在2025年底关闭。公告直言,商场多年亏损,已无法维持经营。


百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布《自愿性公告订立租赁终止协议》.jpg

▲百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布《自愿性公告订立租赁终止协议》(图片来源:网络)


       百盛自1994年开业以来,凭借外资品牌组合与现代化经营模式,一度成为北京零售业的标杆,被视为“改革开放”后中外合资商业的典型案例。北京居民吕先生8月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百盛的知名度和麦当劳一样,在九十年代家喻户晓。我常去那里买东西,商品比西单商场、王府井百货更多样,也更有保障。听到复兴门店关闭,还是觉得惋惜。”


       然而,随着电商平台崛起和同业竞争激烈,百盛多次改造仍未能扭转颓势。吕先生直言:“现在很多商场几乎看不到什么人,营业员比顾客还多。”


       复兴门百盛关闭的命运并非个案。8月19日,大悦城控股宣布,将于9月退出长沙北辰三角洲项目,原商场将更名为“北辰荟”,这标志其全面撤出湖南市场。与此同时,盈展集团因资金链紧张,已先后退出北京“THE BOX朝外”和上海“TX淮海”等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撤场表明,即便是头部开发商也难以抵御消费疲软与资金压力。


       在毗邻香港的中国一线城市深圳,零售商业同样面临考验。据业内人士估算,深圳现有购物中心超过200家,但真正能保持稳定盈利的不足一成。部分中型商场出现高空置率,租金也被迫下调,经营环境持续恶化。


       面对商业地产与消费低迷的现实,商务部长王文涛7月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形势复杂。他表示,当局将“有针对性地推出措施,激发商品消费动力,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官方预计2025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但市场信心不足、居民收入预期下降,使这一目标充满不确定性。


       北京大学前教师郑先生受访时说,商场萧条的根源在于购买力不足。他对记者说:“财富过度集中,绝大多数人银行存款有限。2018年就已显现这种趋势,如今就业形势更差,老百姓不敢消费。高收入白领能走的都出国了,留下的要么减薪,要么裁员,怎敢多花钱?”


       他补充道,刚从上海旅行归来,切身感受到消费萎缩:“淮海路几家商场,人流量明显不如疫情前,外国游客也很少。政府再出台刺激政策,如果居民没有稳定收入,也难见成效。”


       媒体同样关注中国零售业的疲软。《金融时报》指出,虽然短期零售额仍有支撑,但制造业、出口与房地产的持续低迷正在拖累整体经济。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房地产投资下降10.7%,新建商品房价格持续走低,消费信心迟迟未能恢复。


       北京和上海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商业地产市场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电商与新零售的冲击使传统百货和购物中心失去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和居民消费谨慎,使得商场客流不足、租户难以盈利,进而引发关店潮。


       郑先生最后说,复兴门百盛的闭店不仅是外资百货在华的黯淡落幕,更是一种警讯。“没有消费回暖,零售业很难重振。从百盛、大悦城到盈展,这些撤场案例说明商业地产与实体零售正在加速进入淘汰阶段。”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中国商业地产将呈现“马太效应”:头部企业或许能凭借资源整合与场景创新维持运营,而中小商场若缺乏特色与资本支撑,将面临更大淘汰风险。随着消费格局重塑,实体零售若无法在体验与服务上突破,可能很难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找到立足之地。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湖北两名男子看小说学盗墓 窃20件青铜器被抓   湖北省两名盗墓者日前被抓,他们盗走了20件青铜器。令人惊讶的是,这二人是通过阅读小说来学习盗墓技术的。 ​ 【详细】

河北女子疑遭家暴死亡,丈夫系检... | 实体商业困境加剧:北京又一老牌... | 湖南老人信访遭信访办主任辱骂“...

湖北随州市政府闪电签约 被假国企骗签百亿大单   近日,一家冒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中心”的虚假机构被曝光,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令人震惊的是,今年初,“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中心”的机构旗下西安航投未来能源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公司与湖北随州市政府签署了总投资158亿元的重大项目协议,计划建设占地2500亩的航天科技产业园。此事曝光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质疑。 【详细】

永辉超市上半年净亏2.4亿元 ... | 深圳富豪陈红天炒楼亏13亿港币... | 骗子横行 假院士阮少平、假参事...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信息!
  •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