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国房产业国企并购行动曝光 为避免经济大乱?
时间:2022年01月14日 作者:王允 新闻来源:中国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

       中国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综合讯:(公民记者王允报道)近期,广东、上海等多地政府开始推动一项由国企、央企联手并购“出险”民营房地产企业的行动。虽然目前,这项收购行动是否经过统一指令尚不得而知,但有专家指出,相关收购行动事关中国经济大局。


中国房产业国企并购行动曝光,为避免经济大乱?央企来了?.png

中国房产业国企并购行动曝光,为避免经济大乱?央企来了?(图片来源:正义反腐网制图)  


       这波房地产企业并购的消息放出来后不久,就被股市敏锐地捕捉到了。近日,中国股市中的地产板块出现了集体拉升迹象。上海民营地产大亨许荣茂旗下的上海世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份甚至出现了涨停。


并购:双方的意愿


       这些现象似乎表明,市场是愿意看到这些较大型的民营房地产企业被国企并购的。因为疫情以及政策调控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房地产企业近几年下行趋势明显。尤其是不少房地产民企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恒大、花样年等具有标志性的房地产民企债务违约的消息频繁出现在媒体上。对恒大来说,2021年几乎整年都在步步紧逼的违约、还债声中度过。


中国房地产公司中国恒大标志.png

中国房地产公司中国恒大标志(图片来源:资料图


       “民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来看,如果财务状况不行,就必须这样做,也希望这样做,否则你就陷下去了,”一位中国房地产民营企业的陈先生这样向记者分析说。


       据第一财经网报道,目前有保利、华侨城和中国绿发等9家央国企,被要求并购有中高风险的十一家房地产民企,包括绿地控股、融创中国、世茂集团等等。


       一位多年在中国一线城市从事房地产和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匿名向记者分析说,央企、国企并购这些出现财务困难的民营企业,对他们来说是利好:“在中国最好的资产就是包含土地的这些资产。而对于银行而言,拥有土地作为质押权的这些资产也是非常优质的资产。”


       但据路透社报道,目前央企并购的意愿并不强烈。有业内人士质问说,低价的一手地都不想拍,为什么要并购二手项目?


       前述那位专业人士分析说,这当中可能有个交易价格的问题:“意愿不高是因为他认为价格还能够更低,但这有个平衡的需求。当低到银行质押的价格的时候,会引起银行资产的大幅度缩水,这是不可以的。某些国有企业是在博弈,这个是正常的。”


事关大局


       这一波并购主要在地方上进行,地方政府在其中主要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据财联社报道,广东省政府近期召集了多家房地产企业开会,参会的企业有奥园集团、中海地产和珠江实业集团等国企和民企。


       有消息指出,这次并购主要按市场原则来进行,并没有指令性要求。但前述两位房地产专业人士均认为,虽然说是没有指令性,但国企的性质毕竟和民企不同。


       “当然不可能在政策上这么去说,因为这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说法是背道而驰的。但在防范金融风险的指令性,这一切又都是符合政策安排的。”那位匿名专业人士这样分析说。


       他强调,这一波对房地产业民企的收购,主要的目的是防范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带来的中国整体性金融风险:“通过各个省或者是央企背后的强大的资金支持,来收购这些企业,把整体性的金融风险分散为各个省、地区内的风险,来降低它集中爆发的可能性,以时间换取空间。”


       他分析说,目前这种政策的方向早在五年前就可以看到苗头:“当时你就可以看到,各个省市都在做自己的、不同产权性质的房屋类共有产权、国有产权以及私人产权,但不可以交易,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让你可以买,但限制你交易。”


       他说,中央当初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政策导向就已经非常明显了。但他相信,这种并购和国进民退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过一段时间后,这些房地产项目又会逐步推向市场。


中国房地产业转型以失败告终.png

中国房地产业转型以失败告终(图片来源:正义反腐网制图


银行有压力吗?


       这波房企并购的政策与央行根据负债率为房地产企业划定的三道红线相抵触,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和现金短债比小于一倍。


       但据财联社报道,银行已经告知并购企业,对出险企业的承债式收购,相关贷款不受“三道红线”制约。


       但这种调整对银行可能构成压力。前述那位匿名的专业人士指出,整体上讲,不用担心银行。房地产企业债务暴雷,目前还没有影响到银行的付息水平和资产的质量。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酒企“口子窖”三季度净利同比下跌92%   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口子窖”,股票:SH.603589)今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了92.55%。成为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季中跌幅最大的中国白酒企业。 【详细】

“浙江华侨系”诈骗案核心人物刘... | 广州动物血库产业曝光,流浪猫被... | 湖南武冈职业中专学校被举报乱收...

业务员在银行推理财,山西57名储户被误导损失上千万元养老钱打水漂   2025年10月24日,标签为“57名储户上千万元养老钱血本无归”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据悉,2019年到2020年,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57名储户在当地银行营业厅买了“业务员”推荐的理财后,损失了1180万元(人民币,下同)本金,事发后,才得知这些人不是银行职员。网友呼吁,银行担责。 【详细】

微视频|西安长安区鸣犊街道办事... | 微视频|河北秦皇岛西盐务村民集... | 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之子李星星...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

关注正义反腐网微信